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4.6萬人,養老平台服務更多人(“十四五”的民生故事)

本報記者 劉曉宇

2025年10月21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亮點

  “十四五”以來,我國建成示范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500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2990個

  

  “郭大娘,指甲長了就和我說,可別自己剪,看不清楚傷了手就不好了。”下午3點,福建微尚生活服務有限公司助老員黃凌燕,來到家住福州倉山區蓋山鎮的失獨老人郭寶英家中。

  3個小時的上門護理服務,時間不長,內容卻不少:剪指甲10分鐘、買菜做飯40分鐘、清理衛生60分鐘……一轉眼就到了傍晚6點多,“大娘,您精神真好,我們合影一張!”黃凌燕隨后將合影上傳到智慧養老服務平台,結束了本次護理服務。

  “有小黃幫忙,我這日子舒心多了!”看著黃凌燕忙前忙后,郭寶英很是感動。

  智慧養老服務平台由福州市於2020年建設,用技術手段整合起老人助餐、助浴、助醫需求和養老機構上門服務。平台吸納1萬余名護理服務人員,為4.6萬余名老人提供養老服務。上門護理點多面廣,平台著重加強服務質量監管,“從上門開始,每一項服務都要拍照記錄。平台實時監督,老人也能在平台上評價反饋。”微尚生活倉山區項目經理林文鵬介紹,作為第三方服務商,公司承接了部分政府採購養老服務項目,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老人有需要、平台有監管,得好好干。”黃凌燕說,幾年前剛入職時,本以為隻需提供助浴、助餐、助潔等常見服務,但工作中不時遇到失能老人,需要提供助行、助醫等照護。

  為此,黃凌燕接受了不少培訓,“我們還去了三甲醫院,學習醫院護理員的實操技能。”為更好與孤寡老人交流,隻有初中文化的黃凌燕,還在公司的安排下讀了心理咨詢類書籍,“很多老人獨居時間長,心理關懷尤為重要。”

  郭寶英深有感觸,由於失獨且患有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她與外界交往不多,難免覺得孤單,“只要在平台上提出需求,小黃就會來,給我講講最近的熱點新聞,逗我開心。”作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郭寶英每月有市、區兩級政府發放的260元上門護理消費券,“基本夠用,如果超出一點,我也願意自己出。”

  除了搭建服務平台,完善居家養老,硬件設施也必不可少。

  在福州晉安區洋下東社區,74歲獨居老人林謙萍的床頭,安裝了一個杯蓋大小的紅外預警設備。通過設備,老人的狀態能實時顯示在社區服務中心的大屏上。“老人長時間未起床或無動靜,設備就會提醒社區工作人員和助老員上門查看。”洋下東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唐燕說。

  在洋下東社區,居家社區養老理念融入拆遷改造中——三層配建用房總面積超1200平方米,有30余張照料床位、文體活動中心和食堂,社區老人在社區就能享受完善服務。“下樓和鄰居們一塊活動,食堂飯菜實惠可口,還有各種設備幫著監測身體情況。”列舉社區養老便利,林謙萍笑聲爽朗。

  福州多層次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全市3314個養老服務機構被納入智慧養老服務平台監管,累計完成居家養老服務訂單130萬單,產生服務費用8000萬元﹔全市共建設居家社區養老照料中心101個、居家養老服務站470個。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1日 02 版)

(責編:彭曉玲、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