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愛拼會贏 奮勇爭先(前沿觀察·挑大梁 看擔當)

——福建省黨員干部在產業發展和改革攻堅一線擔當作為

本報記者 廖文根 付 文

2025年10月21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圖①:龍岩市武平縣岩前鎮干部(右)在閩鴻順專用車生產車間了解企業訂單情況。
  武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圖②: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干部在大棚裡指導農戶科學種植辣椒等經濟作物。
  鄭曉東攝
  圖③:福州市東南汽車城全貌。
  林雙偉攝

  國慶、中秋假期,八閩大地上,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工地,上萬名建設者在烈日下揮洒汗水,全力沖刺“2025年底基本建成”的目標﹔

  漳州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現場,EO(環氧乙烷)成品儲罐的熱處理與水壓試驗工作順利完成,這個福建省一次性投資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高峰期﹔

  福州文山洲特大橋主體施工准備工作有序進行,主棧橋施工進度已超七成,為大橋水下基礎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福建省委持續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推動黨員干部爭當愛拼會贏的“先行者”、奮勇爭先的“實干家”。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27996.57億元,同比增長5.7%。

  牽線搭橋,以科技創新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福建晉江,我國外貿“重鎮”之一,紡織、鞋服產業年產值超4000億元,全球每5雙運動鞋中就有1雙“晉江造”。

  近年來,晉江紡織、鞋服等優勢傳統產業持續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智能制造、環保技術的研發及應用,推動傳統產業向新、向綠、向智煥新升級。

  然而,談起科技創新,也有不少傳統企業“又愛又怕”:一方面,“不敢投、不會轉”,擔心搞研發是“花錢買風險”﹔另一方面,要麼無法精准對接專家、要麼無法克服生產難題,想轉型卻“苦尋技術無門”。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今天不投創新,明天可能就被市場拋棄。”晉江市科技局黨組書記林萍拉決心當“科技紅娘”,她牽頭組建6支黨員先鋒隊,分片區挂鉤服務企業,為企業在政策解讀、人才引進、創新資源整合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飛織智慧車間裡,上千台針織橫機飛速穿梭,滿產運行。

  “要研發新的鞋服產品,單靠企業自身,在基礎材料方面很難突破。”公司副總裁許金泰說,“在黨員干部的牽線搭橋下,我們已與多所高校專家開展深入合作,有的項目正進入中試階段,有望取得重要突破。”

  林萍拉還與同事們牽頭組織“科技趕集日”系列活動:一邊讓科研人員“路演”,把科研成果“搬”出實驗室﹔一邊讓企業把生產難題帶到現場“下單”,像趕大集一樣挑技術。如今,“趕集日”已促成超過百項技術對接。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晉江產業正加速蝶變。截至目前,晉江已有872家高新技術企業,22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4家省級單項冠軍企業、7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

  規劃部署180台套無人機起降點,覆蓋福州全域1.2萬平方公裡。不管是城區還是縣域,無人機5分鐘內必達現場。9月19日,“城市全域覆蓋、分鐘級智能響應”的低空無人機政務平台——“福智巡”正式發布,由福州冶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冶城集團”)開發。

  發展低空經濟,怎麼實現“一盤棋”?“發揮黨組織作用是關鍵!”近半年來,福州市國資委主任翁國平牽頭推進低空經濟產業鏈黨建,發揮黨組織在要素集聚、服務集成方面的作用,進一步打通創新、產業、資金、人才、信息壁壘,幫助“福智巡”實現“一機多飛、一圖多用”。

  他至少每個月帶隊跑一趟冶城集團,幫助公司“升格”、推薦專業人才。“支持科技創新,黨員干部責無旁貸。”翁國平介紹,福州市國資委聯合市科技局等5部門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激勵國有企業建設各類科創平台、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

  攻堅克難,在發展一線解決急難愁盼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民營企業感受頗深的“老大難”之一。

  福建海匯鱗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鑫源對福建海峽銀行的“雪中送炭”感激不已:“多虧了銀行發放的900萬元貸款,讓我們收購了充足的優質鮑魚原料,還節省了至少60萬元的融資成本。”

  這筆貸款,源自福建海峽銀行創新推出的“讓與擔保”模式的金融產品——“水產凍品倉單貸”。“企業要發展,需要大量資金﹔銀行要拓展業務,更要積極主動創新金融產品。”福州市紀委監委駐福建海峽銀行紀檢監察組組長葉秋萍說,“我們與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一新型融資擔保模式進行多方論証,確保金融創新合法合規,也給企業帶去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針對外地加工企業在本地優質養殖戶資源有限的困難,福建海峽銀行海洋專營支行行長吳凌暢帶領黨員先鋒隊,主動幫忙聯系產業資源,打造“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民”的原料直採鏈,推動產業做強、漁民增收。

  企業急難愁盼,就是干部擔當的“試金石”。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置,考驗干部的責任意識、能力水平與工作作風。

  廈門順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一項主營業務是解決所托管改制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由於改制關停企業檔案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參保人工作變動頻繁,一些參保人身份和參保年限很難認定,無法辦理退休手續。”公司檔案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趙璐說,每次遇到困難,都向廈門市社會保險中心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科干部張穎“求助”。

  “養老保險改革歷史跨度較大,涉及不同時期的政策,專業性強。”張穎說。在政策學習和經辦實踐中多問、多想、多做、多記,她及時梳理總結經驗,做到養老保險業務“一口清”“政策通”。作為一名黨員,她扎根社保一線窗口20年,和同事們累計服務企業、群眾近7萬人次。

  泉州南翼高新區,福建省集成電路產業園2號區塊項目建設正酣。其間,園區招引核醫療產業落地,需要調整原有規劃、環評。晉江經濟開發區服務中心干部、南翼高新區(晉江)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柯華貴帶領黨員干部組建項目專班,扎根一線現場調度。“我們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優化施工方案,實現交叉作業、多線共進有效推進園區規劃調整、環評編制工作。”他說。

  面對兩類產業在環保標准、污染防控措施上的差異,柯華貴邀請環保專家對生物醫藥生產中的廢水處理工藝、廢氣收集系統等核心環節逐一把關。同時,幫助企業對接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部門,高效解決審批流程中“用地性質銜接”“風險評估備案”等堵點問題。

  “柯華貴帶領團隊真正做到了‘需求提出即方案響應、問題發現即現場解決’,幫我們極大縮短了投產籌備周期,加速核心技術轉化落地。”福建睿斯科醫療技術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王冠介紹,睿斯科六期廠房總工期較原計劃提前3個月交付使用。“多干一天,人工成本就多花4萬元。僅此一項,就讓我們節省支出300多萬元。”項目承建方、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劍旗說。

  激勵擔當,讓有為者有位、為負責者負責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人,靠的是一大批勇於擔當、本領高強的好干部。

  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等中心工作,福州市委組織部細化考核指標、優化考核方式,常態設立8個項目一線考核組、6個應急處突一線考核組和1個機動小組,採取專項督查、列席旁聽、明察暗訪等方式全方位近距離接觸干部,考准考實履職表現。

  “綜合運用各類考核結果,我們大力選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福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婀娜介紹,去年以來,先后提拔或進一步使用扛重活、打硬仗的好干部252人次﹔目前已分3批次對考評排名靠前單位的17名干部予以提拔重用。

  丘立平以前是龍岩市上杭縣臨城鎮鎮長。今年1月提任中都鎮黨委書記后,他結合在縣金銅產業發展中心的工作經驗,牽頭組建專項招商小組,成功招引高速通信線纜制造項目,“目前正在裝修廠房,預計10月底安裝設備。”

  上杭縣緊盯產業發展和改革攻堅一線,對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干部及時予以表揚獎勵,並優先向市委推薦提拔任用。今年以來,5名鄉鎮長和群團組織主要負責人進一步使用為鄉鎮黨委書記。

  讓擔當實干者得實惠,才能激發干部隊伍的工作熱情。福建省紀委、省委組織部聯合出台《關於深化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工作的通知》,從提升動力能力、優化考評機制、樹立鮮明用人導向、健全管理監督機制、構建關心關愛體系等5個方面,打出一套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組合拳”。

  “不來現場,心裡總不踏實。”在寧德市古田縣大橋鎮,組織委員陳宇航為農文旅融合項目而奔走。“項目不僅串聯沿線旅游通道,還要同步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大橋溪水系治理、歷史建筑活化利用等工作,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不久前,古田縣專門組織在重點項目、攻堅一線表現突出的18名干部,舉行座談會。脫下沾滿泥點的工裝,陳宇航暢談體會。因表現優異、實績突出,他今年還晉升了職級,“感覺自己干勁滿滿!”

  把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融入日常工作、形成長效機制,福建將持續健全干部激勵和保護機制,推動廣大黨員干部以“拼”的姿態、“搶”的勁頭、“闖”的膽略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1日 17 版)

(責編:任佳暉、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