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红军长征中的会师

徐 平

2025年10月30日08:23    来源:中国军网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不仅是决定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战略大转移,更是一段充满艰难险阻与英勇奋斗的壮丽征程。在这场历时两年多、纵横10余省、跨越数万里的远征中,红军部队历经曲折,先后与各路战友在多个重要地点会师,共同铸就了革命的辉煌。这些会师是一次次军事上的集结,更是革命力量的汇聚与壮大,彰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见证了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长征途中的8次会师,成为激励红军将士前行的强大动力,为革命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木黄会师

1933年6月,湘赣苏区主力红军和湘鄂赣苏区主力红军一部在湖南永新县组成红6军团,直属中革军委领导。1934年8月7日,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红6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领导下,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在西征中,红6军团指战员以顽强的斗志连续行军作战,行程2500余公里,突破了湘、粤、桂、黔4省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赋予的战略转移任务,于10月24日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3军胜利会师。红3军前身为1930年7月由红2军和红6军组成的红2军团。1931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2军团改编为红3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治委员。

10月26日,红3军和红6军团在四川酉阳南腰界召开会师庆祝大会。会师后,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下辖第4、第6师,约4400余人。红6军团整编为3个团,约3300人。按照中央指示,两军团共同行动时,由贺龙、任弼时统一指挥。至此,两支红军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成功开辟了湘鄂川黔根据地,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并为此后形成红军新的战略力量创造了条件。

重溪会师

在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中革军委派红7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皖赣边地区,发展游击战争。红7军团受命后,立即从福建连城地区返回瑞金,在进行短期休整的同时,部队进行了改编,并突击补充了2000余名新战士。

1934年7月6日,红7军团6000余人从瑞金出发,于8月1日占领福建古田的水口镇后,公开打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之后,部队转战于闽中、闽东、闽北、浙西、浙皖边和皖赣边广大地区,行程3200余里,连续行军作战,深入敌人腹心地区,击退敌军数次围追堵截。10月,北上抗日先遣队通过敌人两道封锁线,进入闽浙赣苏区,并于11月初在江西葛源以北重溪同红10军会合。

11月4日,根据中革军委决定,北上抗日先遣队同闽浙赣苏区的红10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组成红军第10军团,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继续担负抗日先遣队的任务。红7军团改编为第19师,红10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改编为第20、第21师。

红10军团编成后,遵照中革军委指示,第19师仍在浙皖赣边活动,打击“追剿”之敌,发展新苏区;第20、第21师留在闽浙赣苏区坚持斗争。

懋功会师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于1935年6月8日决定:中央红军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芦山、宝兴防线,夺取懋功(今小金),控制小金川流域,争取早日与红四方面军会师。6月12日,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在北进达维途中,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懋功地区。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粉碎了国民党军各个消灭红军的图谋,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军。10余万主力红军聚集在一起,为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开创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永坪会师

1934年11月,红25军奉命离开鄂豫皖边区开始长征,于12月进入陕南,转入创建鄂豫陕苏区的斗争。1935年7月,为配合红军主力北上,红25军从西安以南的沣峪口出发,继续长征。9月7日,部队到达陕甘苏区合水东北的豹子川。9月16日,红25军与西北红军第26、第27军在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至此,红25军历时10个月、途径4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

永坪会师后,红25与红26、红27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25、红26、红27军依次改编为第75、第78、第81师,全军团共7000余人。红15军团组成后,随即展开反对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第三次“围剿”的斗争。

甘泉会师

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甘南哈达铺。部队在这里进行短期休整,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全支队共7000余人。9月23日,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以1天60公里的急行军北上,北渡渭河、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西部的吴起镇。至此,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1年、纵横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11月初,陕甘支队到达甘泉地区,同红15军团胜利会师。会师后,红一方面军恢复番号,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在直罗镇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57军1个师又1个团,打破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甘孜会师

1936年6月3日,红6军团在四川理化以南的甲洼地区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第32军一部会合。30日,红2军团在甘孜以西的绒坝岔与红四方面军第30军一部会合。7月1日,红2、红6军团全部集结于甘孜地区。2日,两军举行会师庆祝大会。

7月5日,根据中革军委电令,红2、红6军团与由红四方面军划归的第32军合编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此次会师和红二方面军的组成,对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促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宁会师

1936年5月,为创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打通同苏联的联系,红一方面军组成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了西征。10月2日,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连夜奔袭,一举攻克会宁城。9日,红军总部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部队会师。至此,红四方面军结束了历时约1年半、行程上万里的长征。

10月10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县城文庙大成殿内举行庆祝会师联欢大会。红军战士和群众一起坐在大成殿外的广场上欢庆来之不易的胜利,场面蔚为壮观。

将台堡会师

正在北进途中的红二方面军得到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消息后,加快了行军速度。10月21日,红二方面军进入宁夏西吉县。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第2军团与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会师部队在将台堡东侧广场举行规模盛大的联欢会。

将台堡会师是红军长征中的最后一次会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以会宁为中心的甘肃中部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胜利结束,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团结并巩固了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促成了中国革命从转折走向胜利。

(责编:刘圆圆、代晓灵)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